在深圳挑选VI设计公司,不少人都会陷入“选择困境”——市面上许多公司的作品看似精致,实则千篇一律,LOGO、VI系统如同批量生产,完全无法体现品牌的独特性。想要找到真正能打造专属品牌形象的合作伙伴,关键要避开“模板化”陷阱,掌握以下挑选要点。
一、看案例:不止于“好看”,更要“适配”
多数设计公司官网都会展示精美案例,但切勿被表面的视觉效果迷惑。真正值得关注的,是案例与品牌的“适配度”:
1. 案例是否贴合对应行业的属性?比如科技品牌的VI是否体现科技感,文创品牌是否传递出文化调性;
2. 设计背后是否有清晰的逻辑支撑?比如如何通过视觉元素解决品牌辨识度低、目标客群不明确等问题;
3. 能否从案例中看到“定制化”痕迹?避免那些换个品牌名称、调整配色,就能套用到多个品牌的模板化作品。
二、重沟通:先“懂你”,再“设计”
沟通是避开模板化的核心环节。一家靠谱的设计公司,不会上来就推方案,而是先深入了解你的品牌:
1. 会主动追问品牌理念、核心优势、目标客群特征,以及你对VI设计的核心诉求;
2. 能精准捕捉你表达的需求,甚至能基于行业经验,提出你未考虑到的细节(比如VI在不同场景的应用适配);
3. 沟通中不会一味附和,而是会用专业视角提出合理建议,形成“双向交流”,而非单向的“被动执行”。
若沟通初期就发现对方无法理解你的需求,或急于推进设计流程,大概率会陷入模板化误区。
三、评团队:不贪“低价”,只看“实力”
价格是重要参考,但绝不能是唯一标准。低价背后往往隐藏着“模板化”风险——用现成的设计框架快速交付,降低成本。挑选时更应关注团队实力:
1. 核心设计师是否有丰富的行业经验?是否有过与你品牌类似的成功案例;
2. 团队是否有完整的分工?比如是否有策略师、设计师、后期执行人员,确保从需求分析到落地执行的专业性;
3. 避免选择“一人公司”或规模过小、人员不稳定的团队,这类团队往往缺乏定制化设计的精力与能力,易依赖模板。
四、查流程:流程清晰,才够“靠谱”
正规的设计公司会有标准化且透明的服务流程,从需求对接、方案设计到最终交付,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节点和反馈机制:
1. 比如前期会出具需求确认单、设计策略方案,中期会提供多版初稿供选择,后期会配合修改并交付完整的VI应用规范手册;
2. 若对方流程模糊,比如只说“先付定金,再出方案”,却不明确方案修改次数、交付内容、售后保障,大概率是“走流程式”的模板化服务,后续易出现纠纷。
五、析作品:看透“表面”,读懂“思路”
看作品集不是“刷图片”,而是要分析设计背后的逻辑与思路:
1. 观察同一公司不同案例的风格差异——若所有案例都是同一套视觉语言(比如都是极简风、都是大色块),大概率存在模板化倾向;
2 . 关注设计与品牌理念的结合度:比如某品牌的核心是“环保”,其VI是否通过自然元素、绿色系配色、简约材质等,将“环保”理念可视化;
2. 查看VI的“应用完整性”:好的VI设计不仅有LOGO,还会包含名片、包装、门店形象、线上物料等应用场景的设计,且风格统一、适配性强。
六、多对比:不急于“定案”,只选“适配”
不要遇到第一家看似不错的公司就签约,多筛选2-3家进行对比:
1. 对比不同公司的案例风格、沟通方式、团队专业性,看哪家更契合你的品牌调性;
2. 对比方案思路:若多家公司给出的初步想法趋同,可能都是基于行业模板的常规思路,需进一步筛选;
3. 对比售后保障:比如方案修改次数、交付后的应用指导(如VI在印刷、线上使用的规范),避免后期落地出现问题无人对接。
最后需要提醒的是,VI设计是品牌长期发展的“视觉基石”,模板化的设计看似节省时间和成本,实则会让品牌失去独特性,难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。挑选时务必擦亮眼睛,从案例适配度、沟通效率、团队实力、服务流程等多维度考察,才能找到真正能为品牌“量身定制”VI系统的合作伙伴,让设计真正为品牌价值赋能。